◆十二月分別稱:十二月令自然與文化之象徵
一月【端月】:端乃開頭之意,故一年之始為端月。
二月【花月】:古代習俗的「花朝節」是陰曆二月二日,百花爭放鬥豔,是以引伸為花月。
三月【桐月】:四月桐樹枝頭開滿了花,故稱為「桐月」。
四月【梅月】:梅樹結果,故稱為「梅月」。另因北方的麥子在三月變黃,故亦稱麥月。
五月【蒲月】:端午節在五月,家家戶戶於門楣掛上菖蒲避邪,所以稱為蒲月。
六月【伏月】:六月天氣相當炎熱,各種動物都喜歡蟄伏在蔭涼處避暑休息,故為伏月。
七月【荔月】:因七月盛產荔枝,所以叫「荔月」。此外七月亦是瓜果成熟之時,所以也稱為瓜月。
八月【桂月】:八月桂花香,故稱桂月。
九月【菊月】:菊花盛開於九月,所以叫菊月。
十月【陽月】:古人認為十月的氣候是小春天,又稱「小陽春」,所以稱為陽月。此月芙蓉盛開,又稱芙蓉月。
十一月【葭月】:葭即蘆葦,十一月開花,也被古人視為冬天較為經濟的柴火來源。此季節農作已收成,又無重大節慶,在寒意轉重之下,砍蘆柴囤積柴火,準備好好過冬,故稱為葭月。
十二月【臘月】:臘,合也,合祭諸神的意思,多在農曆十二月舉行,所以稱作臘月。
本文摘至 圖解台灣民俗【熱鬧逗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