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從「尾牙」談「牙」的典故

(圖:和碩尾牙貼心設計)

又到了一年尾聲,各公司行號舉辦「尾牙」的時候了。

只是⋯從小到大,聽到也參加過那麼多次「尾牙」,只知道這是年終老闆犒賞員工的節目,大家的「尾牙」話題也從「雞頭」變成「抽到爛獎」(外加難看的變裝表演),反正吃喝解放一頓就是了。
可是⋯究竟什麼是「尾牙」呢?
或者,打破砂鍋「」到底,什麼是「」呢?(不是問「牙齒」)
為什麼要用「」這個字呢?


我們先查:
什麼是「做牙」,然後才查「尾牙」、「頭牙」。
「做牙」,又稱「牙祭」、「做禡(ㄗㄨㄛˋ ㄇㄚˋ)」,
是指傳統中,每月兩次的財神祭祀活動。
通常當地財神即為「土地公」(土地神),因此民間認為,土地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所以在舊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大多會「做牙」,主要以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公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
而古代商家「做牙」完,總會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給員工食用,俗稱「打牙祭」。
「尾牙」又稱「尾禡」或「美禡」。
在華人傳統上,是一年裏最後一次祭拜土地神的日子。
尾牙祭祀土地神的時間,多選在舊曆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開始祭拜,供桌慣設於土地公神位前。
台灣有拜地基主之風,所以供桌得另外再設於門口,或後門、廚房處。
拜土地神的供品可備除了三牲、四果(番茄與番石榴之外的四樣水果)
應節的供品,與頭牙時同樣都是「潤餅」(以潤餅皮包豆芽菜、紅蘿蔔、筍絲、豆乾絲、肉絲、香菜,再裹上花生粉等,即成潤餅)
拜地基主,傳統則以數個碗分盛菜飯祭之,俗曰「五味碗」,而現代人已經簡化成便當、零食奉之。
許多台灣人認為,尾牙的應景食物是「刈包」。(不知您有沒有吃過?)
而「尾牙」是屬於勞資共聚的民俗節令。 
在台灣,許多上市公司(尤其是電子業)的大老闆,往往願意花大錢設大宴,一開幾百桌,宴請全體員工。而筵席擺得越闊氣,就越能彰顯老闆的大方與氣派,表示公司賺得多。
一場下來,幾百萬幾千萬的花費跑不掉,可是來吃的員工吃完嘴巴抹抹油,也沒有很感激的樣子,因為這是老闆犒賞我們平日牛馬般的生活,只有這天才找回一點點的平衡,應該的嘛 ! 員工很難不這樣想。
然而這項普及全民百工百業的民俗活動,究竟真正的起源是什麼呢?
許多民俗學者試著透過自己的用功研究解釋它。
民俗學者發現,台灣
「做牙」風俗與兩件事情有關,
一是祭拜土地公(福德正神)
二是商業交易的「」這個字。
我們來先來看看祭拜土地公這一項。
土地公福德正神的生日在舊曆二月二日。
而「做牙」的「頭牙」就在二月二日。
所以民俗學者認為「做牙」跟祭拜土地公的誕辰有關。
再來是商業交易的「」這一項。
根據考據:
牙者,《說文》曰:壯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段玉裁注解說,在口中平齊相對而小者為齒,在口兩旁尖銳相錯而大者為牙。
此字源之重點,在於牙之「上下相錯」貌。
「上下相錯」引申為「互相往來」,這個「互」有「通商交易」之意。
因此,「牙」指市集交易的經紀人。
古代期約易物稱為「互市」,唐代因書「」似「」,故轉書為牙。
這是ㄧ種說法。

自唐宋稱交易仲介者為牙人、牙檜、牙郎或牙保 ; 
以經營貿易為業之商行稱為牙行 ; 
營業執照是為「牙帖」;
營利所得稅稱為「牙稅」 ; 
佣金則謂「牙錢」;
以上這些倒是真的。
而每月初二、十六日供員工肉食即為「牙祭」。 
所以,根據以上考據,
民俗學者認為這種「做牙」習俗顯然是由古代朔望互市、翌日牙祭之俗演化而來。

這是其二。

以上有理歸有理,但是稍微查了一下,
土地公福德正神生日不但一年才一次(誰一年出生兩次呢?)
可是
「做牙」卻每個月初二、十六兩次,這就牽涉不到土地公的什麼了,不是嗎?
況且,土地公二月二日生日,只是大陸泉漳二府的習俗(台灣移民大多來自泉漳)
其他地區還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等等呢
看看歷史上的土地神生日
在先秦時期,春社的日期通過「占卜」的方式來確定,並沒有固定的日期;
在漢、晉時,仍未完全固定。
唐朝之後,春社日的日期開始固定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
(之所以設在戊日,是因為在天干中,戊己屬於中央,五行屬於土。)

祭社的祭祀對象除了土地神(請注意,這裡的土地神是「社神」而不是土地公福德正神)之外,
還有五穀之神
(即「稷」),這就是社、稷」。

後來,在中國北方地區春社祭土地神則主要與同樣在二月二的龍抬頭合併,
但實際上
春社祭土地神龍抬頭是兩個不同的節日,
春社祭土地神
「龍抬頭」則是與部份地區的春社同樣定於二月初二的節日,但目的是「祭龍祈雨」而非祭土地神。
而在南方則與土地廟、城隍廟結合。
從此,「社」在人們的心目中,不再是原來的村社主神(一方神主),而是變成了土地公
主宰一方的神聖色彩銳減,變成祈福的對象。

以上絮叨一堆,主要是表示:
連土地公的生日都不一定是二月二日了,
「做牙」的日子怎麼會規律呢?

至於「做牙」是起自於朔望互市、翌日牙祭之俗演化而來的說法,
則不免懷疑這樣的動機微弱,畢竟才做完買賣,
除了賺錢的一方歡喜之外,
其餘商家無論賺賠一律祭拜後分食祭拜的酒肉(「做牙」的重頭戲正是老闆分享祭拜後的胙肉給夥計),以古時普遍難得吃肉,這樣的「做牙」理由(做完交易買賣就要分肉)對於「為何每月要在初二十六做牙」似乎太牽強。
這裡,我們就要先解開「牙」這個關鍵字了。
首先,我們所知的「衙門」,其實是從「牙門」演變而來的。


「牙門」是古代的軍事用語,指的是軍旅的營門。
鄭氏注解《周禮》一書時,在「司常」後面註釋說:在古代巡狩兵車聚集的地方,都建有兵營,這個地方的旗幟的兩邊畫有像牙狀的圖案,因此這種旗幟被稱為“牙旗”。

尤其是在漢朝末年的時候,戰事頻繁,打天下和守江山完全憑藉的是武力,因此就特別器重軍事將領。那些軍事將領往往將猛獸的爪、牙置於辦公處,以顯示自己的榮耀和威武。
後來為了省事,就在軍營門外以木頭刻畫成大型的獸牙作裝飾,營中還出現了旗桿頂端飾有獸牙、邊緣剪裁成齒形的牙旗。於是,營門也被形象地稱作「牙門」。
《後漢書·袁紹傳》中說:「拔其牙門。牙門之名始此。」後來,官署的六扇大門上也有猛獸利牙的圖案,官署也被稱為「牙門」。
而「牙祭」(打牙祭)是否跟「牙門」有關呢?
是的,「牙祭」從「牙門」而來。

「牙祭」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它源自中國古代之「禡牙」。
《說文解字》對於「禡」這樣寫:
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从示馬聲。《周禮》曰:禡於所征之地。
據《宋史‧禮志》上的解釋:
『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
可見「禡牙」乃古代軍旅中祭拜牙旗之大禮,祭禮虔誠肅穆,的確非同小可。

當過兵就知道,軍令如山,軍中對ㄧ軍之士氣極其重視,因此「祭旗」儀式最為隆重!
這也是「牙祭」的典故。
但,「禡牙」儀式的豐盛祭品(胙肉),也是軍中低級軍官基層士兵慰勞自己、「打打牙祭」的好機會!

每月初二十六,「禡牙」完之後,薪俸微薄的軍士官兵們,通常可以分到「禡牙」祭拜的胙肉。
官兵們在營中歡樂的氣氛,慢慢傳到當地商家夥計的耳朵裡。
甚至,一群弟兄戰士,提著ㄧ塊胙肉,出營放假到街上酒家飲酒吃肉的情景,自然也影響到夥計們的心情,於是也要求老闆要如法照辦,要求老闆「做牙」完,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給員工食用,也學著軍隊說「打牙祭
就這樣,初二十六的「做牙」也就形成習俗,甚至造成民間盛大舉辦「年終尾牙」的活動。
以上,
就是「做牙」、「尾牙」、「牙門」、「衙門」、「禡牙」、「牙祭」、「互市」⋯等等的典故。
資料很粗淺,如有錯誤,請賜教指正。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