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介紹“三伏貼"

介紹三伏貼

一、認識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但是三伏貼在貼敷時間、貼敷條件及對象上是有必須考量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適用的。
二、三伏貼的源由及原理
所謂的三伏貼療法,其源自於清朝,又名「天灸」是灸法中直接灸的治法應用。只要在一年當中最炙熱的 3 (三伏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貼上膏藥,到了秋冬降低發病機會;古代和現代中醫師皆指出確實有其療效。 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就有記載『諸氣門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這就是三伏貼療法的應用。
三伏貼是中醫「冬病夏治」的應用。所謂《冬病》就是好發於冬天的疾病,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而《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身體陽氣充沛的時機,進行身體的調治,可以預防冬季舊疾復發,或減輕疾病的症狀。中醫在天人合一治療觀念中,因為“三伏天”是一年節氣中,為“陽中之陽”之故。在這時人體的穴位毛孔因正值夏季充分張開,使用溫熱性質的中藥制成藥餅,貼敷在背部太陽經絡之穴位,如此藥力最易滲透到體內,再藉天地至陽之氣來調整人身體虛寒不足之勢。

三、三伏天
依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所以每年的三伏天日期是不固定,可直接查照農民曆(陰曆)就可以得知。

四、三伏貼適用的對象:
三伏貼乃是針對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患者,效果會比較顯著。三伏貼的適應證包括以下幾方面疾病:一是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眩暈、頸椎症候群、椎間盤突出症等各種風寒濕邪及氣血虛弱等所致疾病;二是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體虛感冒;三是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酸過多、慢性腹瀉等脾胃虛弱型症;四是婦產科疾病,如痛經、產後頭痛、產後風等寒症;五是四肢冰冷、怕冷、免疫低下的“亞健康”族群;六是寒性、陽虛等偏陰寒的疾病。

五、三伏貼不適用對象
因貼敷於背部穴位的藥物為溫經走竄的藥物,
1.     孕婦及一歲以下兒童
2.     惡性腫瘤患者、
3.     嚴重心臟病患者、高血壓患者、
4.     糖尿病患者都應慎用或禁用;
5.     皮膚有瘡癰及破損傷口者、
6.     結核活動期及肺癌咳血者,
7.     有支氣管炎、急性咽喉炎、
8.     高熱發燒痰黃等急性症患者等都不宜貼敷。

六、三伏貼應注意事項
1.     因貼敷的藥物有明顯熱感,甚至有皮膚刺激性,所以貼敷時間必須依年齡、體質強弱的不同來評估貼敷時間。成人一般6~8小時,小孩(14歲以下)一般為2~3小時;貼藥處避免擠壓,貼藥後局部有輕度灼熱感是正常現象。但是貼藥後自覺局部熱、癢、刺痛無法忍受,則必須縮短貼藥時間、甚至提前移去,以不引起皮膚燒灼傷及感染為限。若貼藥後無任何不適反應,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
2.     貼藥期間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油膩的食物,禁食海鮮、魚、蝦、牛羊肉、香菜、韭菜、芹菜等發物及煎炸食物。
3.     貼藥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防止皮膚刺激。貼敷當晚不宜洗澡,易作發癢;不宜吃冷飲、不宜吹冷氣,易著涼。皮膚出現紅暈為正常現象,有時會出現起泡甚至留下淺淺的疤痕,只要不引發局部感染,亦為正常現象。

七、三伏貼的操作方式
1.使用藥材:
包括甘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丁香、薑汁等,辛溫、逐痰、溫陽、通絡的藥物。
2.敷貼穴位:
穴位貼的位置在於大椎、定喘、大杼、風門、肺俞、膏肓、心俞、膈俞、脾俞、厥陰俞、腎俞等穴位,三次敷貼當中以上穴位輪流使用,每次約敷貼3~7個穴位。
3.敷貼方法:
將數種中藥材研成粉末,調入薑汁做成藥餅小顆粒,敷貼於上述背部的穴位上,透過皮膚的吸收,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達到清宣肺氣、止咳平喘、治療皮膚搔癢的作用。藉由經絡傳到臟腑,達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


參考資料:
1.     中國醫藥導報,20158月號p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