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所有人的孔老師--師生關係的起點

 


(圖片說明:日本學者伊藤仁齋(1627-1705)所撰《論語古義》手稿各卷卷首
均冠以「
最上至極宇宙第一《論語》總論」等文字()

(伊藤仁斎の 『論語古義』 稿本巻頭には、 最上至極宇宙第一論語 総論 . いう有名な文字が掲げられている。))


作者:楊照

《漢書藝文志》: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這段話先解釋《論語》的內容,
是孔子回答弟子、當時代其他人提問的記錄,以及弟子從孔子那裡聽來的話語。

依照《漢書藝文志》的說法,也符合在《論語》書中看到的內容特性,
我們知道孔子的弟子們有做筆記的習慣。
學生們做筆記,天經地義不是嗎?
不,
放到兩千多年前的東周環境裡,這是件難得、了不起的事。
門人在老師去世後,立刻能集合筆記編成《論語》,
先決條件是弟子們平常就寫字,就有以文字存留紀錄的習慣。

在一個絕大部分的人不懂文字,人與人之間主要靠語言而非文字來溝通的時代,
孔子身邊聚攏了一群都懂文字、都嫻熟於運用文字的人。

孔子最大的貢獻,就在將西周「王官學」傳統的貴族教育內容,拿來教給許多照出身身分來說不見得有資格受這種教育的弟子。
這是「有教無類」在那個時代真正的意涵。

「書寫」原本是貴族教育的核心,在孔子手中獲得了擴大傳揚。
結果產生了中國最早的私家著述。

在《論語》之前的其他文字紀錄,都和「王官」有著直接的關係。
《詩》、《書》、《春秋》都是以貴族教育內容的形式存在的,
因為是重要的貴族教材,才用文字鄭重其事寫下來:
《詩》和封建過程去到異地了解民情的「采風」有關、和貴族間的宴飲酬酢有關;
《書》是朝廷官方文書的總匯;
《春秋》則是史官依照職務立場所做的大事紀。

一直到西元前的第五世紀,孔子藉他的教育打破了原本對於書寫的壟斷限制,
也才由他的弟子寫出了第一本非官方內容的《論語》。

從歷史上看,《論語》的開創性還不止於此。
一項更革命性、更具突破性的特色,卻往往被忽略了,
那就是《論語》呈現了一種在此之前不存在的人際關係師生關係

前面一再說《論語》由孔子的弟子、門人所記錄,
「弟子」「門人」是什麼?
這是孔子開創出來的一種新的人間角色。
在孔子之前,我們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證據,證明有老師和學生這樣的相對關係存在

傳統上尊稱孔子為「至聖先師」,
「先師」的本意,就是「第一個老師」、「最早出現的老師」
而這樣的稱號,不同於「至聖」,
是有明確歷史根據的,不是誇張浮泛的推崇。

在孔子之前,有教育,但沒有專職的老師。
一直到春秋時期,都是貴族教育,貴族教育在貴族的系譜網絡中進行。
前代的貴族將自己受過的訓練,不管是禮樂射御書數或詩書易禮樂春秋,
傳給同屬貴族身分的下一代。這是封建體制的一環。
貴族教育是封閉、壟斷的,
內在於這套體制的人才能受教育,也是內在於這套體制的人才有辦法提供訓練傳承。
有資格教的人,教給有資格學的人,
而這中間的資格,是以血緣身分來定義的。
所以到了戰國的文獻中,我們都還能看到「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樣的套語反覆出現,
顯然是從過去普遍都由「父兄」教「子弟」的教育習慣而來的。


(編案:「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即使父親兄弟(指長輩)有這種高超的技巧,也無法將它傳給自己的子弟。出自——曹丕《典論·論文》)

孔子和他所教的人,沒有血緣關係。
孔子的許多學生,甚至在原本的封建秩序中,根本不具備可以接受這套貴族教育的合格身分。

孔子開創的角色,事實上是破壞封建秩序的,
或者換一個角度看,正是在封建秩序動搖的春秋時期,才給了孔子這樣一個空間,違背了舊體制規範,將原本封閉、壟斷的貴族教育內容,拿出來「有教無類」提供給更多的人。
而這些無法從父兄親族紐帶中獲取教育訓練的人,
跟隨孔子,成了他的「弟子」、「門人」。

《左傳》中有太多具體的事實,
讓我們看到每個國的內部,都面臨「禮」遭到忽略、破壞的狀況。
相應的,國與國之間的固定關係也動搖了,
無法持續在原來的「禮」上正常地、和平地往來,
於是就出現愈來愈多訴諸權謀、乃至武力壓迫的事件。
那是一個之前未有的新興競爭局面。

國內公子與公子競爭、大夫與大夫競爭,外面國與國也進行著愈來愈激烈的角力競爭。
競爭的勝負,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人才。

孔子給予弟子和門人的教育,用今天的話說,是教他們如何去當官。
回到春秋的歷史情境,應該說是教他們如何在變動、混亂的環境中「有用」

新的變化創造了對於人才的需求,無法在原有的社會架構下得到滿足。
要有能夠打仗的人才,但這時要應付的,不是過去單純貴族與貴族間有禮節的射、御之戰,而是要能帶幾百個人布陣對壘。
要有能夠進行外交折衝的人才,但這時要應付的,也不是和平的宴飲盟會、加強友好連結;常常是強弱有別的緊張談判,談判結果輕則增損幾座城,嚴重時甚至引來滅國的危機。

孔子是「聖之時者」,他比誰都更清楚看出時代的需求,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上,進行了革命性的擴張,訓練這種可以在政治、外交、軍事場合發揮作用的人才。

雖然孔子以周公為偶像,
雖然孔子夢想能夠回到周公建立的禮樂秩序,
然而弔詭地,如果孔子的夢想真的達成了,
回到周初的封建體系,那裡可是沒有孔子這種人的位子的。

歷史上的孔子,是個大矛盾,
他所做的事,實質違背、破壞周代的封建文化,
但他所嚮往的,確是回歸舊封建體制,
一個取消他自己這種「老師」角色的環境。

孔子在世時就成其大名,
一部分原因在他將貴族教育教給廣大弟子的革命性行為,
另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教出來的弟子,真正「有用」,真正符合春秋時局的需要。
從這一點看,孔子是最早的傑出人力資源專家,他看出了當時人力資源所需,也勇於突破窠臼,找到提供適切人力資源的辦法。






註:最上至極宇宙第一」的由來:
伊藤仁齋對《論語‧雍也‧29》子曰:「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特別推崇,
並寫了一大段文字引申其意:
中庸之德,天下至難也。世之論道者,或以高為至,或以難為極,然高者可以氣而至,難者可以力而能,皆有所倚而然。唯中庸之德,平易從容,不可以氣而至,不可以力而能,此民之所以鮮能也。
蓋唐虞三代之盛,民朴俗淳,無所矯揉,而莫不自合於道。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自無詭行異術,相接於耳目之間者,所謂中庸之德也。至于後世,則求道於遠,求事於難,愈騖愈遠,欲補反破,故曰:「民鮮久矣」。
故夫子特建中庸之道,以為斯民之極,《論語》之書所以為最上至極宇宙第一之書者,實以此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