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從領導管理思考社群網站特性--網站平台的本質(一)



「社群網站」是什麼啊?
這個問題牽涉到許多資訊倫理專業的描述。
不如我們先聽一個故事,從「公司領導人」的角度體會一下:
「社群網站」對「公司領導人」顯示了什麼「特性」:

商業周刊社長何飛鵬回憶:
「有一次,
我到一家高科技公司演講,
公司董事長邀我單獨吃飯,
原來他有一個極為困擾的問題,
想私下聽聽我的意見。

他的部分員工,
在社群網站上祕密組了一個社群,
談論公司的事,讓他不知如何是好。

這個社群
姑且名為「花果山」(假名),
大家把董事長形容為善良但無能的「阿斗」猴王,
而總經理則是囂張跋扈的孫悟空,
雖然能力強,但不講理,幾近胡作非為,大家都期待「阿斗猴王」哪天能覺醒,並積極處理,否則「花果山」就要垮了。

我問他,
既然是私密社群,
他何以會知道?
參與的員工有多少人?
有沒有主管參與?
有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作?

他回答,
有熱心的員工私下向他反映,
要他注意。
其實參與討論的大都是基層員工,
可是也有少數主管,
目前雖然沒有立即的實質影響,
但部分激進的發言,已涉及公司及人身攻擊,
他害怕,未來可能引發更大的事件。

聽完整個劇情,
由於是第一次面對這種事,
我不敢立即給他建議。
但隱然間,
我發覺企業經營已經在社群網站盛行下,發生質變,
整個職場生態、組織行為,
正面臨前所未見的衝擊。

我確定:
類似的「花果山」社群事件,
在許多的公司中都已經發生,
只不過都隱在暗處,
在員工之間悄悄流傳,
並沒有成為被公開討論的話題。
但企業經營應要有心理準備,
並妥善因應。

事後,我給這位老闆的建議是:
對「花果山」事件,
應該寬容並且繼續假裝不知情。
但對其中所反映的各種現象,
應私下進行了解,
如果真有其事,
應該要深刻自我檢討改進。

最笨的做法是,
把「花果山」事件表面化,
並禁止員工上社群網站,
如果再進一步針對發言者進行秋後算帳,
那必然會使公司人心陷入不安,
最後,讓這些對公司不滿的員工,
隱藏到更深的暗處,
變成公司的不定時炸彈。⋯」

各位朋友,
聽完這個故事跟比喻,
您有沒有發現「社群網站」的特色?
您有沒有看到:
       「說真話」是「社群網站」得以成立的重要關鍵?

但基層人員在「社群網站」說真話,
卻引起領導者的焦慮。

領導者加入基層人員的「社群網站」好不好?
或者,
乾脆領導者開設一個「社群網站」大家一起加入好不好?

你覺得如何?


1 則留言:

  1. 針對領導者加入社群網站,這將會呈現出兩個問題:
    1.領導者真能接受基層員工的真話?
    2.領導者加入社群網站,會不會大家就不講真話了?

    以上是個人粗淺的想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