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君子九思(下)

君子九思(下)      草鞋


五、言思忠,與人講話的時候,要想一想內心是否真誠。
忠者實事,內存忠,遇乎人皆能實事實應,「說實話、做實事」六個字就足以成就聖人,有一句話這麼說,「口心相連謂之忠。」意思就是:一個人他心裡想的,和他所講出來的話是一樣的,沒有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能言行一致,就叫忠。

  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有心聲語言及行為語言兩種,有智慧的人能居敬其中,善用此兩種表達的工具來因人施教,逢人說法(真理),因天不言、地不語,人位列三才,可以忠心地表達天地所要表達的,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林肯曾說:「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人,你也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所以一句老話:「誠實為上策」但要做到,確實不易。想想,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多少時候說了真話?善意的謊言,是最常出現的藉口,因為怕對方受傷害,怕節外生枝,怕越說越亂……但只有一個方法「仁心說」才是正確的,但求「所言裨益人心世道」這樣方能如佛家所言饒益眾生。

六、事思敬,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想一想是否做到敬重和負責。禮記第一篇首句曰:『曲禮曰:毋不敬。』我們要隨時隨地很莊嚴、很誠敬。這個「敬」並不是敬禮的敬,而是內心上對自己的慎重,保持克己的自我誠敬狀態。
  孟子曰:「敬人者,人恆敬之」(離婁下)敬就是尊重,尊重一切的人事物,尊敬比自己修養好的人容易,但尊敬比自己修養低的人,這個德性,勝過於尊敬比自己修養高的人。曾經有一位國王,發心供養許多來到國中的修行人,因為他發心很虔誠,就在他第一天供養諸位修行人之後,夜晚就有帝釋天王來告訴他:「你今天供養的眾位修行人當中,某人是菩薩位,某人是羅漢位,某人還在凡夫境地,又有某人某人已經進入惡道歧途當中。」就在當天晚上,帝釋天王一一的將眾修行人的高低層次披露無遺,都是因為這位國王的誠心所感。然而這位國王在第二天繼續供養眾修行人的時候,卻一點分別相都沒有生發,對夜裡自己所聽聞的一切,他只秉持著自己要供養諸佛的平等心態。結果這場法會結束的時候,這位國王就證得了菩提果位。
  做人的基本態度,自己的言行及持身態度都要敬慎,而且不間斷,孔子常用「出門如見大賓」一句話來形容這種精神,意思是說我們每次出門,都要像去見大官一樣地敬慎,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言行。

七、疑思問:問而求明,明其真理,而光其自性;問其心性,導其所行。
論語八佾篇: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當上魯國大夫時,初次進入太廟助祭,見到所排列之器物祭品部份與自己過去所學的稍有差異(或許有些是僭越差等,不合典禮),便詳訽請問於長者,一則代表謹慎誠敬,一則以其好禮之心,以問代諫,匡正禮儀。
事實上孔子入太廟的種種舉止,具有下列諸德:
(一)見魯禮不合古制,以問代諫,是其智之德。
(二)每事問,以敬老尊賢,是敬之德。
(三)以能問於不能,以賢問之愚,不以問人為恥,是謙之德。
(四)有人疑其不知禮,亦不慍怒,是忍之德。
(五)能以大德自隱,不欲誇示於人,是讓之德。(註一)
  「道」就是真理,若不能明白真理,又如何能修道呢?因此,如發心要修道,就必須先明白真理。而要明白真理的辦法沒有什麼捷徑,只是在於有難之處,勤於請問善知識罷了。只可惜,當今世上之人,皆認為向人請教是一件可恥之事,故不願去請教善知識,因此之故,而致使疑問愈集愈多,迷惑也就愈來愈深,一旦迷而不知醒悟,自然要離道愈遠了。

八、忿思難:不可意氣用事,當思後患。
  人心如野獸般難以馴服,所以要修行來降伏心猿意馬,透過二十世紀心理學的發展,人類來認識自己,更在修行中對八識的了解,以明性情之本,即自我的意識、個性、情緒來反觀我自性的根本,修行者是一位治療者,不但治療別人,也治療自己,更重要的是,學者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情緒,也學著正向回應別人的情緒,不壓抑也不放縱。許多情緒易感而不易說,更不易面對處理,諸如:沮喪、抑鬱、絕望、忿怒、悲傷、嫉妒等等,這些情緒的感受能力與表達能力,往往不成比例。
人生完完全全是一場精神之旅,一定要學會在心裡說話,透過與他人對話的過程,調整發自內心的言語。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我的生活方式,有的人生活得很快樂,有的人卻對生活非常失望,歸根究底是心態情緒的問題。
  對於情緒,我們可以有很多具體的詞語來描繪,例如,將情緒描繪成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不高興的,滿意的和不滿意的,溫和的和強烈的,短暫的和持久的等等。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負面的情緒。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負面情緒,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情緒」就像人的影子一樣,每天與人相隨,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體驗到它的存在,給我們的心理和生理上帶來的變化。事實上,情緒有兩種: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的生活都會有情緒反應,它是我們對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所必須做的,只是不能讓我們成為情緒的奴隸,不能讓那些消極的心境左右我們的生活。
  情緒像雙刃劍,它既可能成為我們的朋友,也可能成為我們的敵人。或者說它像一匹馬,如果不瞭解它的習性,它可能會把你摔下;但如果你掌握了它的習性,它會帶著你跑得更快。
  隨著社會的進步,競爭的激烈,讓人們的壓力增大,如果當壓力超過了某種負荷能力的時候,就會讓人出現偏激情緒,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很難想像的。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我們每個人對情緒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是,情緒實際上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如果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瞭解情緒對人產生的影響,對情緒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有一定的認識,這將不僅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有利。(註二)

九、見得思義:遇見可得的財利,要想想是否合於義理。
  孟子曰:「非其有而取之,不義也。」於今功利社會,人因利益而迷失本心,如有黑心食品等等的事件,為害許多人,究其原因乃利慾薰心,妄失了本性中的「義」。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面臨富貴不要苟取,像明末的吳三桂、洪承疇得千古之罵名。萬境塵緣中,最易動心者,惟是慾海。尤其富貴貧賤,最易消磨心志。孔子乃示人:修德之君子,不處富貴,不去貧賤。意則寄在君子不執有,亦不執無,守義合道,素位而行也。若是則終無負仁義,名之曰君子;不然,仁義既失,將何以謂成德之君子!故君子頓飯之間乃不違仁,可見時刻在心,以養心意渾然在乎其中,不為外物塵緣所搖動,使七情六慾純清無染。(註三)
  仁義根於人心之固有,為天理之公也。利心生於物我之相形,為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徇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已隨之,所謂毫釐之差,千里之繆。此聖人警用心造端託始之深意,吾輩宜精察而明辨。
  君子九思對於立德修身有很大幫助,在一思一念當中,要時時反躬自誠,自然能有所得。

參考資料
註一及註三:四書心德         孟穎集註     靜巨書局出版
註二:掌握情緒就能掌握生活      林杰編著     菁品文化出版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