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關鍵時刻,聽從本能


「關鍵時刻,請聽從本能!」

《留在原地指令 南韓客輪斷乘客生路》2014年4月17日(法新社首爾17日電)

南韓全國上下對客輪「歲月號」翻覆沉沒除了感到震驚,今天也交雜憤怒,因為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乘客在客輪失事時被要求留在原地,錯失逃生機會。

歲月號昨天在南韓全羅南道珍島郡觀梅島西南方約3公里海上意外進水,目前已證實有9人遇難,179人獲救,287人下落不明,包括2名中國大陸公民和1名俄羅斯學生。

許多生還者在描述時強調1個事實,即歲月號昨天早上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乘客不斷被告知待在座位上或客艙內。

1名逃過一劫的學生告訴南韓MBC電視台:「如果早點有人告訴我們往外逃,我們就會有較多人跳海逃生。」

她說:「但多數人都聽從指示,留在原地。」

船長李準石(音譯)也是在客輪沉沒前獲救的生還者之一,今天遭到調查人員偵訊。南韓海事安全協會會長裴閔勳(音譯)表示:「寶貴的第個1小時似乎因為指示乘客待在客艙內而浪費掉了。」未聽從指示而保住一命的1名61歲老婦送醫後告訴記者:「我游泳了一會兒,成功爬到上甲板,再到一扇窗戶,其他人都緊抓這扇窗。」她說:「1名男子拍打這扇窗戶,高聲求救。搜救船隻抵達後敲破窗戶,把我們救出去。」

---------(關鍵時刻,聽從本能)-----------




《約翰.李奇的10.80.10理論》(10 80 10 survival rule by John Leach)

英國蘭開斯特、瀕臨倫和的古老城市,或許怎麼看也不像世界的中心,但它稱得上是求生研究的首都,約翰.李奇(John Leach)就在這裡教書和發表論文—幾乎每一份重要的求生研究都會引用他的研究。

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華盛頓州的斯波坎,即「美國空軍求生學校」所在地,專家們把李奇最重要的研究發現背得滾瓜爛熟。他們把他當成先知一般敬重,也把他的著作《求生心理學》(Survival Psychology)奉為生死學的聖經。

李奇不只是學者,他有另一段從未在傳記或著作中提及的人生。

他曾服役於皇家空軍,仍屬後備隊,2003年就被動員前往伊拉克。他專門教導英軍如何在每一種環境下求生。他本身接受的訓練曾帶他前往加拿大的冰天雪地、貝里斯的蒸氣叢林,以及南加州的灼熱沙漠;未與英軍合作時,便花時間觀察及分析危機中的人們。人生是他的實驗室。

例如,最近在一班由布萊克普爾飛往倫敦的班機上,他坐下來,檢查座位下方的救生衣,卻驚訝地發現底下空無一物。

他叫來空服員,她說什麼也不相信救生衣不見了。他要她自己看,她才承認疏失,去找了另一件來。

李奇鄰座的婦人目睹事件始末,但當他建議她看看座位下方時,「她斷然拒絕。」

李奇指出,這位鄰賓「傾盡全力不去想那個可能性。」或許她不了解這趟飛行將帶她飛越寒冷的愛爾蘭海,救生衣可能派得上用場;

或許她認為假如飛機出事,人人皆難逃一死,所以有沒有救生衣沒什麼差別;

也或許她只是不想特別彎腰、觸摸廉價座椅污穢的下緣。

不管原因為何,那個女人皆犯了有致命可能的錯誤。她的邏輯就像這樣:

「如果不去想,事情就不會發生;一旦去想,就會發生。所以提到危險,最好想都不要去想。」

這是古老的迷信,李奇說,而對於你的生存,沒有比這更危險的。

在任何緊急情況,他繼續說,

人們會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生還者」,像保羅.巴尼這種能夠自救的人;

第二類是「死者」,像愛沙尼亞號上那些完全沒機會逃命、死得突然的乘客;

第三類則是「該活命卻枉死的遇難者」

李奇表示,許多情況是完全沒有保命方式的,他稱此為「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 。

「有時你別無選擇,」他說:「唯有死,到此為止。事情就是這樣。」你或許做了每一件正確的事來自救,但某些危機就是無法倖存。他們從一開始就註定毀滅、無可挽回,因此在國王十字車站的火災現場,有若干人是從火柴掉下手扶梯的剎那就註定喪命。他們沒犯任何錯誤,只是輸掉了這場「宇宙的擲銅板」(cosmic coin toss)。霉運當頭,躲也躲不過。李奇對這些死者深感同情,但從心理或求生的觀點來看,他們不特別令人關注。他們的舉動——他們的心態——完全改變不了結果。怪罪命運也好、機率也罷,他們就是無法倖存。

從科學的角度,值得檢視的只剩兩個群組:「生還者」和「遇難者」。

多年來,李奇潛心於生還者,深入探究是何種特質使保羅.巴尼一類的人得以歷劫餘生。在別人呆若木雞之際,他們為什麼能如此有效且果斷的行動?他們是如何控制情緒、擬定計畫?

李奇和他的團隊有條不紊地訪問了巴尼和許多災難的生還者,探測他們的關鍵心理素質。他的目標——名為「求生聖杯」——是鑑定出超級生存者的特徵。一開始並不順遂,直到一九八七年三月,另一艘歐洲籍汽車渡輪「自由企業先驅號」(Herrald of Free Enterprise)在比利時澤布魯日港外翻覆,李奇才有突破性的進展。在觀看那起災難的新聞報導時,李奇才了解他一直問錯問題、鎖定錯誤群組。

自由企業先驅號沉沒處距碼頭不到一哩。水很淺,搜救行動也立刻展開,然而船上五三九人中仍有一九三人喪命。

官方調查發現,由於疏忽和「馬虎症」,自由企業先驅號未關上前門便啟航。責任最後歸於船東、船長、大副和一名叫馬克.史丹利(Mark Stanley)的船員——他負責關門,卻在渡輪離開港口時於艙房內打瞌睡。位於塞德柏鎮的家中,李奇困惑極了。離岸這麼近,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溺斃?救援直升機不到半小時就來了。

水沒多深,天氣也不算糟。那些未能倖免於難的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我才明白,我的問題一直問錯了,」他回想道。

「我一直在問,為什麼有些人能大難不死?我該問的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枉送性命?」

於是,李奇不再鎖定生還者,而聚焦於遇難者,那些恐慌、嚇呆或放棄的人。他的目標在於了解「有些人何以『易受死神召喚』?」。

這過程「沒有絲毫神奇或形而上的成分,」他指出:「那完全取決於一個工程系統,也就是你的大腦。簡單地說,它有什麼地方受損——不正常——而那意味著:你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在檢視過無數災難、並就人們對生死攸關情境的反應進行分類後,李奇提出或許可稱為「10.80.10理論(10.80.10 survival rule)」的觀點。

首先,約有10%的人能以較鎮定、理性的態度處理危機。

這頂尖的10%就是像保羅.巴尼那樣的生還者,一旦面臨脅迫,他們能迅速振作起來,並能清楚的評估形勢,敏銳、專注地做出決定,排定先後順序、擬定計畫,且採取適當的行動。

愛沙尼亞號一開始傾斜,巴尼便立刻分析自己的處境、策劃求生策略;他也壓抑情感,以便能夠思考及解決問題。他不願讓自己被情緒淹沒。

心理學家稱此過程為「切割」,這是那些能於極大壓力下保持冷靜的人普遍會做的事。

那聽起來很難做到?你猜對了。

面對愛沙尼亞號的混亂局面,多數人的反應無法像巴尼那麼果決。

李奇表示,絕大多數人——約佔80%——屬於第二個群組:

一旦遇到危機,我們大多「就是會驚慌失措」。我們發現我們的「推理能力受到相當大的損害,連思考都變得困難。」我們會做出「反射式、近乎無意識、或機械式」的舉動。

李奇指出,國王十字軍站那些無視火舌或煙霧,即便步履維艱也要堅持例行程序的通勤者就是這一類人。

在極大壓力下,我們多數人會覺得迷茫而麻木。我們會出汗,會覺得噁心,心跳可能加劇,然後經歷「知覺縮小」(perceptual narrowing),或俗稱的「隧道視野」(tunnel vision):我們會兩眼發直,聽不到旁人說什麼;我們將感覺不到、甚至看不到周遭的變化。

簡單地說,在危機乍臨之初,我們多數人會化為雕像。

這並無大礙——不見得致命——而且不會永遠持續。關鍵在於:

能否迅速從「腦鎖」或「分析癱瘓」中恢復,甩掉震驚、思索下一步。

最後一個群組——最後的10%——是你絕對會想在緊急情況下避開的一群人。

簡言之,這第三群人會做錯誤的事。他們舉止失當,往往招致反效果。他們會使情況更糟。他們是失控的一群人。

說得白一點,他們過於激動、靜不下心。在波羅的海巴尼那艘救生艇上,所有歇斯底里的人都活不過當晚。

藉由回想你在壓力下的反應,你可以試着預測你是屬於那頂尖的10%、那80%的雕像,還是那危險的10%?

不過,要了解你真正的作為是件難事,就算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專家,例如警察和消防員,有時也會僵住,反倒是未經磨練的孩子安然無恙。(註)

~摘自《離開死神前那一秒》第二章「為什麼那麼多人在不該喪命時喪命」

註:

⋯哪些人生還,又有哪些人遇難,

這是令人困惑的眾多謎團之一。


希爾分析了不同群體的生存機率,向我解釋:

「它並不符合你的預期,有時生還者是沒有經驗的女遊客,而經驗豐富的獵人卻放棄希望,即使天氣沒有那麼寒冷,一個晚上就凍死了。生存比率最高的群體中,有一組全是六歲以下的兒童,正是最令我們擔心的那些人。」兒童體溫下降的速度比成人快,儘管如此,在同樣的生存條件下,其生存機率高於經驗豐富的獵人、身體強壯的遠足遊客,甚至高於退伍軍人和老練的水手。不過,生存機率最低的群體中,也包括一組七至十二歲的兒童。顯然,最小的孩子擁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秘訣,能靠它戰勝知識和經驗。

科學家並不清楚秘訣是什麼,或許答案與兒童的基本特性有關。在該年齡層,大腦的某些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例如兒童繪製的假想地圖和成人的並不相同,他們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及於趕往視野之外的地點。另外,幼童還聽從本能的支配,天冷了就鑽進樹洞取暖、累了就休息,反正不讓身體過於疲勞;渴了就喝水,試著讓自己舒服,而舒服政是促使兒童活下來的原因。…

幼童的生存秘訣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成人繪製假想地圖的本領很高超,幼童還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們面對所處的環境從不「扭曲地圖」,而是重新繪製。

相反的,七至十二歲兒童具備部分成人的特徵,比如能繪製假想地圖的本領,但並不擁有成人的判斷能力。一般來說,他們控制情緒反應、理性判斷形勢的能力非常有限,遇事容易驚慌,四處亂跑,還喜歡抄近路;即使走到了小徑盡頭,仍向前闖,不拿飢渴和寒冷當回事,直到最後栽倒在地為止。他們總想模仿成人那樣思考,似乎刻意壓抑本能,而本能或許對他們的生還有幫助。不僅如此,他們尚未學會保持鎮定,許多孩子甚至還沒有學會自立。(一位生存訓練教官對我說,從生存訓練表現來看,城裡的孩子要比郊區的孩子好,「因為郊區的孩子很少被欺負。」)該年齡層的孩子已開始學習辨認方位,繪製詳盡的假想地圖,甚至經常耍小聰明。俗話說,一知半解吃大虧。迷失方向後,他們往往穿越道路,一股腦兒向前衝。

我們常認為教育和經驗使人能力更強、本領更高,但有些情況或許正好相反。

我追隨父親多年,感覺他身上總帶著少年飛行員時期的影子。

最後,我終於去了生存訓練營,想看看能否在保持兒童本能的同時,找到一條掌握生存技能的途徑。我一直在想,經歷屢次探險、尋求「酷」的本領多年後,自己是否已然偏離了人生道路?每念及此,我都忍不住想起禪經裡的「初心」。歷經多年修鍊,「初心」依舊能隨時接受新知,正如禪師鈴木俊隆所言:

「初學者之心,空空如也;
老者之心,蹈常襲故。」

~以上註釋摘自《冷靜的恐懼:絕境生存策略Deep Survival:Who Lives,Who Dies,and Why》第九章 扭曲的地圖。
作者勞倫斯.岡薩雷斯(Laurence Gonzales)是資深媒體人,也是特技飛行高手,極地、沙漠、高山、深洋都有他活躍的身影,現為《國家地理探險雜誌》特約編輯,2001和2002年曾為《國家地理探險雜誌》兩度榮獲全美雜誌編輯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頒發的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他專注研究人類行為的意外事故及根源逾三十五年,本書為集大成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