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人見人愛的樂器 - 烏克麗麗



最近在台灣十分火紅的樂器 - 烏克麗麗,熱門的程度從3歲小孩到80歲阿公,在山上、海邊或是室內聚會,人手一把讓你隨時隨地享受歡樂時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到底它擁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烏克麗麗英語為Ukulele,發音類似中文「烏枯類類」,是一種夏威夷的撥弦樂器,通常有四條弦,因此也稱為夏威夷四弦琴。在十九世紀時,來自葡萄牙的移民者在夏威夷群島上制作了一把來自他們家鄉本土的琴,之後夏威夷人便把它稱作Ukulele, 意思是「跳躍的跳蚤」。到了20世紀初,烏克麗麗風靡到了北美大陸,隨即受到美國各地關注,並漸漸帶動整個國際間的流行。
  由於烏克麗麗簡單易學,外觀小巧可愛、方便攜帶,不管男女老少、隨時隨地都能彈奏,是個非常受歡迎的樂器。

烏克麗麗常見的四種尺寸如下:


類型 尺寸 琴格數 常用定音
Soprano 21吋(約53公分) 12 G4-C4-E4-A4
Concert 23吋(約58公分) 15 G4-C4-E4-A4
Tenor 26吋(約66公分) 17 G4-C4-E4-A4
Baritone 30吋(約76公分) 19 D3-G3-B3-E4

(註:鋼琴的中央C(Do)為C4)

  21吋比較小所以很適合小朋友,如果男生或是手大的人可以考慮23吋,而26吋又會更大一點,基本上調音(定音)是一樣的,但愈大支可以彈的音會愈多(因為琴格數較多)。而30吋的定音較低,其實是跟吉他較細的四條弦是一樣的音。

  烏克麗麗與吉他不同的是烏克麗麗有四條弦,而吉他有六條弦。弦的材質也不同:烏克麗麗使用尼龍弦,聲音較柔和,觸感較柔軟;吉他使用鋼弦,聲音較清脆響亮,觸感比較硬。(註:古典吉他則是使用尼龍弦)。另外雖然烏克麗麗的「空弦」音比吉他高三度音,但整體的音域還是比吉他窄,尤其是低音的部份就比較不能表現。雖然如此,但烏克麗麗平易近人的特性還是攏獲了不少人芳心。

  烏克麗麗彈奏方式,可以只彈單音(主弦律);或是刷和弦伴奏,而搭配人聲唱歌;或是彈演奏曲,也就是有主弦律也有伴奏。

  夏威夷日裔的Jake Shimabukuro即是著名的烏克麗麗演奏家,下面來欣賞一段他的表演影片:

  下面這首輕快又可愛「烏克麗麗調音之歌」,則是一首以烏克麗麗做為伴奏,而配合唱歌的形式:



  如果你正想學一樣樂器而不知該從何下手,你可以選擇烏克麗麗。有吉他基礎的人,你可以用相同的理路來學烏克麗麗:了解音階與和弦。坊間有相當多的書籍可供參考,網路上也有許多教學資源與樂譜,相信學樂器絕對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不僅陶冶身心,也能豐富你的人生!

2 則留言:

  1. 阿嘟好:

    這篇文章沒有缺點。謝謝妳的供稿!

    不過,我是讀者,可不可以:
    1.介紹幾首"烏克麗麗的名曲"?或者是,您介紹的短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表演了嗎?
    2.有沒有幾分鐘內就從不會到會的見證影片?那樣會讓很多人很有信心!
    3.是否現在就提供本篇文章紙本雜誌版的QRcod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