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中醫四法-砭針灸藥》

中醫四法-砭針灸藥

傳統中醫的醫療手段,在古書中的記載是分為砭、針、灸、藥四種方法。

“砭” 指刮痧和按摩的物理治療方法,是四種方法內最重要的方法,除了“砭”的治療效果可能比較好之外,而且它不需要特別的材料和工具,只要一雙手或簡單的刮痧板,甚至家家戶戶都有的瓷湯匙都可拿來運用。只要懂得醫理和經絡,隨時都能為人治病,是最方便的醫療方法之一,也因此被列為各種治病方法之首。
但由於“砭”的治療方法,最耗體力及時間,且最不容易賺錢,再加上要動手動腳,感覺像在做粗活一樣,形象不是佷好。
其實痧並不是刮出來的,而是壓出來的。

我是這樣理解刮痧的:如果把人的血管比作一根橡膠水管,在水管被堵住的時候就會去踩一踩或壓一壓管子,把裡面的垃圾壓散,這時心臟會自動加強血壓,把痧衝掉,這也是為什麽刮痧後要喝薑湯的原因,以加強心臟功能,加速衝痧。

很多人都認為針灸是一種方法,其實是兩個大類。

針是針刺法,分為刺血,針刺(即現在所說的針灸)。

這裡有必要講一下刺血法。其實在武俠片上經常看得到,就是割開某個穴位放出血。以前也一直以為是編出來的,不相信。後來有一次感冒,喉嚨疼得受不了,就試了試一次刺血法,在大拇指的少商穴刺出一滴血,效果是立即看得到的。

我一開始也是很驚訝,不過看了經絡圖後才明白。原來少商是肺經的末穴,也就是所有肺經的垃圾是一定要通過這裡,所以一旦這裡堵住了,身體就會以喉嚨疼來警告,這個時候只要刺滴血出來,就等於是幫助體內排毒了。

針灸就不多說了,因為這個部份大家都知道的比較多。
第三個,灸。

灸,其實是艾灸,就是拿一根香,加熱穴位來刺激身體自我療癒。但因這種方法較容易燙傷皮膚,所以操作起來有點困難。
藥為四種方法之末,主要原因是此方法需要各種不同的藥材,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具備的,因此最早被列為治療方法中的下策。

但開方取藥,不僅能用最少時間及體力為人看病,也能維持醫生專業的形象。同時在藥材上也較容易擡高價格,可使醫生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

所以多年演變下來,最後還是“藥”的治療方法為中醫主流,而各種“砭”的手法卻變成民俗療法,正牌的醫師變不大意願以此手法診斷,中醫的功效也大大的降低。甚至有些以“砭”治療為主的疾病,就因此成為了不治之症。例如:肌無力。

一位優良的中醫應該精通四種方法,並依實際需要及資源狀況,選擇最好的方法為人治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