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樂服.Life》(103/06更新版)

擁有雙健康又舒適的鞋,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項要事!市面上的鞋種這麼多樣式,究竟要怎麼挑、怎麼選,才算適合自己,又能走出健康的自己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一瞭解一下,這雙承載著我們的重量,引領著我們前進夢想的鞋,邁出健康的第一步吧!

鞋子最早的發明人及發明原始理念如今很難去考究,但就基本推理想法不外乎是保暖及保護雙腳。在中國,鞋的形象最早見於氏族社會時期的彩陶。現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長沙楚墓出土的一雙用皮縫製的鞋。古代的鞋主要有屨、舄、屐、靸等。古人把身上的服飾分作首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對鞋與襪的總稱。
  :有麻屨、葛屨、皮屨等。麻屨最常用,以麻繩編成,編時邊編邊砸,使之結實。葛屨穿于夏天,皮屨穿於冬天。皮屨即早期皮鞋,另有革履、韋履之稱。少數民族的皮鞋稱鞮。《說文》: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絡鞮即鞾(靴),因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而傳入中原。
  :屨的別名。有單底為屨,木制複底的叫舄之別。複舄是帝王大臣祭祀時專用的鞋,故又稱達屨。新石器時代( 約1萬年前-4千年前 )中國的先民用草、麻、葛編織成履。鞋的稱謂很多,有屨、履、舄等。其中以舄最為顯貴。
  :即木屐。一種為平底木屐,一種為底下設齒木屐。此外,屐曾引申為鞋的泛稱,如草屐、錦屐、帛屐等。
  :即拖鞋。深頭、平底無跟。初以皮制,屬韋履的一種;秦代始以蒲草製作,並稱靸鞵。
古鞋的種類以對材料來分,有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種。布帛鞋是指以大麻絲、綾、綢、錦等織物布鞋成的鞋。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鞋履,不論以何種材料製成,都統稱為。戰國以後,字替代了,成了鞋子的通稱。大約到了隋唐之時,來專指生革之鞋字,又代替了字而成了各種鞋子的通稱。這種稱法一直沿續到現在。現今鞋子的功能演變成了時尚、美化配合衣飾、尊重場合等等文明代表,人們反而忽視了鞋子也有可能傷害我們的腳。
一般鞋子的架構大概有下列四項:
 鞋面:指的是鞋子上面的部分,或是覆蓋腳背的部分。除了使用皮革材料之外,也可以利用絨面革、塑膠材質製作鞋面的部份。
鞋底:鞋的底部,不同的鞋會使用不同材質的鞋底。中國傳統的鞋子多用布底,其中一種以多層布重疊而成的鞋底稱為千層底。現在常用的鞋底有皮革、橡膠、塑膠等材質,部分運動鞋或休閒鞋有氣墊,有避震功能。登山鞋的鞋底則有較深的坑紋,能防滑。
鞋跟:這部分也可以利用皮革製作,但是更常利用一些較硬的材質來製作鞋跟。
鞋墊:是鞋與腳緊貼最多的部分,用於吸收承載身體重力、吸收走路時腳和地面產生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軟墊,讓穿鞋的人不會接觸生硬的地面或鞋底,可以分擔腳底板肌肉脂肪的壓力負擔,減少腳痛;一般鞋子都是量產的產品,因此鞋墊也都是規格化,但每個人的腳型都不同,所以買鞋的人很難真正買到完全貼合自己腳板的鞋墊,所以市場開始有專門為人量身打造鞋墊的生意。
選雙對的鞋,尺寸是很重要的!鞋碼(鞋號),是指衡量人類腳的形狀以便配鞋的標準系統。世界各國採用的鞋碼不一致,但一般包含長和寬的兩個測量;長度可能是腳的穿著長度,也可能是製造者的鞋楦長。即使在同一個國家或地區,也有依不同人群而分成不同用途的鞋種,例如兒童或運動鞋等,也可能有不同的鞋碼定義。簡單介紹幾個常見的系統:
*歐洲碼: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的鞋碼一般如下計算,單位是厘米:鞋碼 = 1.5*鞋楦長 = 1.5*(腳長 + 2)
*英國碼:英國碼的演算法 英國碼採用的是設定4英寸為0號,楦底腳長的號差是1/3英寸。即每增加一個號碼,楦底長度增加1/3英寸,直至 13號為童段,往上增加一個號碼為1號,然後再從1號開始至13號設置為男段。所以英國碼的計算方式如下 碼數=3*(楦底長度-4英寸) 童段演算法 碼數=3*(楦底長度-4英寸)-13 成人段演算法。
*美加碼:美國、加拿大的鞋碼是以用英寸衡量鞋楦長度。
 男鞋碼 = 3*鞋楦長-22  女鞋碼 (常見) = 3*鞋楦長-20.5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女鞋碼,由美國鞋業協會(Footwear Industries of America)提出:女鞋碼(FIA)=3*鞋楦長度-21
 男女兒童的鞋碼均為男鞋碼的計算方式+12.33
【鞋碼對照表】

另外,除了鞋碼外,我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腳型來當做選鞋種及尺寸依據,你是否曾仔細研究過自己的腳趾呢?根據研究,大部分亞洲人的腳型依照腳趾長度,可分為埃及腳、希臘腳、羅馬腳等三型(明明就都不在亞洲),不同腳型適合的鞋款也不同,挑到不合腳的鞋子,還可能引起腳痛、腳趾外翻等困擾,快來看看你是哪個國籍,挑雙好鞋讓你舒適行動一整天!
【埃及腳】
大部分的亞洲男生都屬於「埃及腳」的腳型,什麼是埃及腳呢?此腳型的大拇指明顯比另外四根腳趾長,穿鞋時必須找鞋頭有點斜度的鞋子,才能符合自己的腳型,增加服貼度和舒適感。 
腳型:大拇指比其他四根腳趾都長。
適合鞋款:斜頭、斜尖頭鞋款
腳型看個性:才華洋溢、具高素養,對人生態度明確。






【希臘腳】
「希臘腳」的腳型是美女比例較高的腳型,更有趣的是紐約自由女神、希臘諸神雕像也屬於這種腳型。此腳型最大的特色在於第二趾頭與眾不同,希臘腳的第二根腳趾頭特別突出,遠超於其他四指,此腳型可搭上「尖頭鞋」時尚風潮!
腳型:第二根腳趾比其他四指長。
適合鞋款:尖頭鞋款
腳型看個性:感情豐富、依據喜好和感覺來行動,屬於行動自由派。





   【羅馬腳】
擁有羅馬腳的人占少數,「羅馬腳」也稱為「方形腳」,這種腳型的人5根腳趾長度都差不多長,沒有特別「突出」的腳趾,所以腳趾排列整齊看似方形,此腳型的人在選鞋時,可以挑選圓頭、方頭鞋。
腳型:五根腳趾的長度等長。
適合鞋款:圓頭、方頭鞋款
腳型看個性:人緣好、精明幹練,但卻很低調。





   【如何選對鞋子TIPS
l   「傍晚」是買鞋最佳時機,晚上腳會稍微脹大,故能選擇尺寸大小合宜的鞋。
l   依照自己「腳趾」選鞋,鞋面盡量寬敞,讓腳趾和腳掌間能彎曲,幫助行走時腳的推進動作。
l   材質軟+彈性佳+適合自己腳型=舒適完美好鞋。
l   大部份的人會有一隻腳比較大的情形,選鞋時要以較大的那隻腳SIZE為主。
l   試穿行走時,別忘了留意你的後腳跟,不能有過多可移動空間,免得「落鞋」。
l   不同場合要穿不同的鞋,別勉強自己穿不合腳的鞋。
l   腳踝容易扭傷的人,以高筒的運動鞋為主;若膝蓋曾經受傷,要選擇防震功能很好的運動鞋。
l   買鞋記得要試穿,每個廠牌,甚至是不同種類的運動鞋其尺寸標準都可能有一些出入,千萬不要只根據之前所穿的鞋子尺寸來買鞋。
 鞋子依使用的功能性區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別,如:正式場合穿的皮鞋高跟鞋、家用的家居鞋、休閒外出的休閒鞋、運動時穿的運動鞋、登山時穿的登山鞋、下海時穿的蛙鞋、專門製做的訂做鞋、特殊需求用的矯正鞋等。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運動鞋就是用來運動的,不過,你知道運動鞋也分成許多用途嗎?以下幾項是常見的鞋款及重點特色:
l   慢跑鞋:注重鞋身重量、鞋身排熱的功能還有鞋底與地面的加強,所以鞋輕、很多透氣孔、防滑…。
l   籃球鞋:籃球是一種很激烈的運動,鞋子必須提供良好的支撐性,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防滑性能很好、大部分鞋底都和地面接觸、球鞋鞋帶空很多,鞋墊比較厚。而再細分,力量型的就更注意腳踝保護和緩衝減震的效果,而速度型則是注意啟動助力等
l   網球鞋:鞋底較平,強調抓地性和鞋子的支撐性,較注重左右移動的性能。
l   羽球鞋:較重、耐磨、鞋底較高,強調橫紋為主,並且鞋子前端也會有較高的鞋底設計。
l   排球鞋:講求輕、止滑、透氣、鞋底耐磨。
l   足球鞋:鞋面是平滑皮革以利於作停球及射球動作,鞋底多為足釘。避免在草皮上滑倒
l   桌球鞋:較輕、不耐磨、膠底很薄、鞋筒短。
一般的男士都會有雙皮鞋,女士常穿的涼鞋、楔型鞋、羅馬鞋…其實也算是皮鞋的一種。只是,近年來,環保及愛護自然生態的意識崛起,許多人漸漸穿著代用的合成皮或其他非真皮系列的鞋款。那,如何好好兼顧常穿又好保養的鞋呢?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重點:
由於流行趨勢多樣化、鞋子也採用了不同的材質製作,不同的皮革、面材需要不同的保養方法,才能使鞋子保有原有風采並延長鞋子壽命。
 *天然皮革(牛皮、羊皮…)珠面皮
  以天然牛皮、羊皮為主要材質,表面紋路較細,穿著後一起皺摺,並請避免油漬、髒污滴覆鞋面。
  清洗及保養方式:
1.  先用鞋刷將灰塵及汙泥去除,再用軟布沾鞋乳擦拭。
2.  雨天穿著受潮後,請先置於通風處陰乾,再做保養,可使用鞋撐以防變形。請勿至於陽光處曝曬,以防皮革變硬及變形。
3.  若腳汗較重,建議穿著同色系襪子,以避免腳汗與內裡皮革產生化學變化而染色。
 *麂皮、反毛皮、絨面皮料
  皮革表面呈現霧面狀或略起毛絨狀,觸感柔軟,質感佳。但易附著灰塵泥沙或沾污水,不易清潔,潮濕時易造成色斑、過色、褪色等問題。
  清洗及保養方式:
1.  由於特殊之皮革表面,應以避免滴覆髒污於鞋面為首要原則。
2.  建議於每次穿著時,均先使用防水劑,來保護鞋面。
3.  一般灰塵可用鞋刷輕刷去除污垢;小面積汙損可用麂皮專用橡皮擦清潔。
 *天然纖維(織布、絨布、緞布、棉、麻、編織品…)
  一般皆為配合流行元素,取其服飾布料,經處理後做成鞋材,提高整理搭配性。此類材質柔軟纖維,但纖維間易附著灰塵泥沙或沾污水,不得用水浸泡刷洗。
  清洗及保養方式:
1.  保養時,可用毛刷將灰塵拭淨,並使用以柔軟乾布擦拭。有掉色情況時,可用同色鞋油補色。
2.  如為金、銀、白色或顏色較鮮艷的皮面,不穿時應置放於陰涼且空氣流通處,以免環境溫度過高,導致皮面變色。
那,如果遇到意外狀況發生了怎麼辦呢?
狀況1:雨天弄溼了!
先以乾布擦乾鞋面的水份,若潮溼程度嚴重,可在鞋內放入白報紙、廚房紙巾等吸水性強的紙,吸收鞋內水氣。紙張充分吸收水分後,要盡速拿出,才不會反而讓鞋子一直處於受潮狀態。之後再將鞋子放於通風處自然陰乾。要特別注意的是,假如是真皮皮鞋受潮,千萬不能直接曝曬於太陽下或用吹風機吹乾,因高溫極易使皮鞋變形,造成皮面硬化導致表面脆裂等無可挽救的損害。在皮鞋尚未十分乾透前,也切勿急著上油打理,因為此時皮面塗層未固化,上油打理容易造成脫色或塗層鬆動。
狀況2:過了一季發霉了!
若是一般皮鞋發霉,先用一塊質料細緻的柔軟乾棉布將霉斑大致擦去,再將鞋類保養油倒在另一塊棉布上,搓揉棉布使保養油平均分布於整塊布上,避免保養油集中於某一處(千萬不要將保養油直接倒在皮鞋上)。在用此布 「輕柔而快速」擦遍整雙鞋。上過保養油後,將鞋子放於陰涼通風處兩天。因為發霉的緣故,皮料可能多少有掉色現象,之後可利用同色系鞋油,重複上色約兩次左右。若是麂皮材質的鞋子發霉,則可用專用鞋刷將霉斑刷除,再輕噴麂皮補色劑,並放置通風處兩天。
狀況3:穿一陣子後好像變臭了?! 
鞋子產生異味,多半是因鞋子潮溼產生細菌所造成,可使用除臭噴霧,或者平日就在鞋內放茶包,達到吸溼除臭的效果。
最後,拖鞋也是經典流行不敗的鞋種。常聽到的藍白拖、塑膠拖、人字拖…。尤其是人字拖,在近幾年異軍突起,許多大品牌都推出了人字拖的新款,滿大街都能看到腳踏人字拖的時尚男女。不少人覺得,人字拖簡單隨意,雙足不用束縛在鞋子內,如同被解放了,更有益於雙足健康。那麼,事實如何呢?人字拖確實有不少優點,它通氣散汗,可以避免真菌感染,防止腳氣發作。對於腳氣高發的地區,無疑會大受消費者歡迎。此外,人字拖在第12腳趾之間,有根分趾柱,這可以有效地防止拇外翻等足部畸形。而且,人字拖最大限度地使腳脫離了鞋的束縛,避免了鞋子過緊而産生的腳痛、錘狀趾和拇囊炎等。基於人字拖有這些優點,它是適合在休閑時穿着的。但是,並不適宜長時間穿着,否則會帶來比穿高跟鞋更大的危害。
大部分人字拖的鞋底設計是完全平坦的,而且非常薄,導致穿着者的腳掌向下凹陷。正常人的腳掌都有一定的弧度,這也能幫助緩衝走路時的震動,一般鞋子應該選擇底部有承托,能承托起這個弧度。如果穿着過於平坦的鞋子走路,就好像沒有穿鞋直接與地面接觸一樣。既不能切合腳底弧度,又無法給予腳足夠的承托。這會導致穿着者的後腳跟、足弓和腳趾的疼痛,這叫做跟痛症。過於平坦的平底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容易傷腳。
人字拖沒有完整的鞋子設計,只有兩根細細的帶子,穿着者在行走時只能靠腳趾的力量夾起那兩根帶子。為了能夠更牢固地夾起鞋子,腳趾會長時間無意識地繃緊,並呈蜷曲狀來抓起鞋底,這種扭曲的狀態持續久了,會引致腳趾下的肌腱勞損,甚至筋膜發炎。人的腳骨通常比較粗短,並不容易受傷,但腳底前三分之一的部位有一排較為細長的趾骨,並沒有那麼堅強。人字拖的無保護設計,使得腳弓及其周圍韌帶組織所承受的壓力增加,除了引發炎症之外,還容易導致趾骨壓力性骨折。 此外,過度用力抓緊鞋子,也會使得小腿肌肉過多拉伸,足部肌肉疲勞,時間長了,引起扁平足。在穿人字拖的時候,穿着者為了避免鞋子飛出去的尷尬,往往會不自覺地改變步態、頻率變快、步子變小,腳腕向內側轉來抓住鞋子,這樣的走路方式很容易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因為,當身體重心向前傾時,膝蓋也會自然彎曲,腰部的脊柱也會跟着彎曲,時間久了,不僅會讓穿着者的步伐變成內八字, 膝關節、骨盆和脊椎受力方式改變,還會導致下肢腰部疼痛。沒有鞋面的保護,小孩的腳趾頭容易碰到床腳之類的突出硬物質而受傷,小孩長身體的時候穿夾腳拖,很容易長變型。夾腳拖鞋沒有完整的鞋子設計,只有兩根細細的帶子,或者一個V形的皮帶跨著腳趾,在不平的道路或野外行走時,足踝部由於失去保護,容易導致創傷或割傷​​,另外,鞋子對腳掌後部的不斷拍打,會讓腳後跟的皮膚變硬破裂,影響美觀。
總而言之,大家重要的是要適度,偶然休閑穿穿人字拖沒關係,比如,在家中、小區中散步,但要長時間走路,走的路不平坦,足部本身已經有了疼痛,那還是選擇更能好好保護雙足的鞋子吧。

簡單的介紹完這些後,你對鞋子是否多了些概念及認知呢?下次選鞋時,你會有更多不同的感覺出現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